古人如何过大年?要饮屠苏酒 也曾有“春晚”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喜庆的红灯笼、香气扑鼻的大年夜饭……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我们对“过年”最美好的回忆。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一岁的隆重庆典,古代许多习俗都有很强的仪式感。从宫廷到民间,人们满怀热情地为过年做准备,也在此时许下对未来的等候。
紫禁城里这样过年
前段时间,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开启“宫猫记·过大年”系列活动,受到广泛关注,,也把小年到除夕的宫廷过年习俗介绍得明大白白。
资料图:此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在乾清宫前丹陛上下树立起“天灯”和“万寿灯”各一对,作为“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的实景体验部门正式向观众开放。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好比,腊月二十四是民间的扫尘日,据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介绍,宫中的这一天不单要当真洒扫,还要用宫灯将房屋装饰点亮。
乾隆朝的安灯时间设在腊月二十四,此日的乾清宫、宁寿宫前会竖起高大华丽的天灯、万寿灯,还有式样精美、做工精湛的宫灯。
接下来,紫禁城中还有不少重要习俗,好比贴门神等等。清代《钦定工部则例》记载,“各宫殿等处门神门对…工部具奏于本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敬谨安挂”。
别的,也有文章称,除夕时,为了迎接新年,紫禁城里往往还会上演一出“春晚”,这种逢年过节唱的戏被称作承应戏。并且,皇帝也得守岁,清宫守岁还有特定的吉祥盘和消夜果盒。
春节是咋来的?
从清宫过年习俗也不难看出,旧日“过年”实际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
资料图:随着农历牛年将至,南京街头张灯结彩,各种造型的花灯彩灯齐表态,喜气洋洋迎新春。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来。 泱波 摄
俗话说,“进入腊月就是年,没出正月还是年。”如果从大年月朔算起,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的节庆活动约莫要持续半个月。
有说法称,春节最初的雏形主要源于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诗经·周颂·丰年》提到“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但早些时候,“岁首”之月并不固定。后来,汉武帝刘彻诏令实施“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月朔为新年首日,汉代称为“正日”,宋代称为“元日”,明清称为“元旦”。
同时,过年的习俗不绝发展、完善,燃爆竹、换桃符等活动慢慢出现。
五辛盘、屠苏酒……古代“吃货”们的年味
古人对春节的重视,在食俗中也有表现,好比人们熟悉的吃年糕、大年夜饭等等。别的,也有一些比力“冷门”的习俗,在今天看起来可能多少有点搞笑。
好比据考证,在南北朝时期,南朝人会在正月月朔吃生鸡蛋,目的是强身健体。那个时候,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清热降火,防治瘟病。
“五辛盘”曾是古人过年必吃的一道菜,其寓意有迎新、保健等等。从形式上看,它有点像如今宴席上的素菜冷拼盘,食材包罗大蒜、韭菜等五种蔬菜,但也会有所调整。
至于饮酒,从相关记载来看,古人可能比力习惯喝椒柏酒、屠苏酒等等。饮酒的顺序也有讲究,苏辙在《除日》诗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古人认为,过年算是孩子增加一岁,渐趋成熟;老人失去一岁,日趋垂老,所以要先祝少年健康成长,再祝老年人健康长寿。
过年时,古人也会“下馆子”
除了讲究饮食,人们还会通过其他一系列活动庆祝新年。不少习俗颇具仪式感,其主要内涵便是祈福、感恩。
资料图:民间剪纸艺人正在创作牛年生肖剪纸 王海滨 摄
像前面提到的“守岁”,一般认为,这种风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周地方写的《风土记》中也提到:“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许多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也记载了除夕守岁的场景。好比苏轼在《守岁》中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宋代,过年形式有了许多新花样,人们可能会选择下馆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月月朔此日晚上,“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馆宴,惯习成风,不相笑励。”
- 返回标题顶部:古人如何过大年?要饮屠苏酒 也曾有“春晚”
随机推荐
- 成龙唯一因为“做不了”而用替身的动作
- 成龙是全球著名的华人功夫巨星,在影坛成就巨大。而成龙多年来也以
- 文章:不喜欢我我不逼你 别扔臭鸡蛋就好
- 今日,《少帅》在东方卫视举行开播发布会,导演张黎、主演文章、李
- 曝全智贤下月产子 素颜出游获赞“最美孕
- 全智贤 曝全智贤下月产子,所在月子中心一晚7800元人民币。近日,据韩
- 41岁林志颖喜得双胞胎儿子 曝二子性格各
- [导读]据台湾媒体报道,不老男神林志颖双胞胎儿子出生啦!他的爱妻5日
- 高圆圆当贾静雯女儿干妈遭催生 小公主大
- [导读]高圆圆抱着可爱的小咘咘12月4日讯 今天下午,高圆圆在微博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