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诞生》独家影评 直面奴隶制原罪 让美国人有羞耻感_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诱僧
“在智慧,洞察力,历史调查和宗教细微差别这些方面,这部电影做得非常棒,没有浪费任何内容——所有元素都运用得当”
鉴于《一个国家的诞生》引发的巨大的道德愤怒的力量,我们不必太过在意这些批评的声音。
还是要说,鉴于《一个国家的诞生》引发的巨大的道德愤怒的力量,我们不必太过在意这些批评的声音。少数抒发情感的故事可能会让一些观众感到不适,但有些时候,为了社会的发展和旧伤口的愈合,一些故事必须要讲出来。这是电影的本质功能之一。派帕克通过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一部分意思是:当涉及到奴隶制问题时,几乎没有几个白人是“无辜的”。不过,特纳带领奴隶们释放出的那种暴力最终还是受到了奴隶主们更加猛烈的镇压,这让人想起了甘地说过的话“以牙还牙,整个世界都将陷入混乱。
当大多数奴隶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时,纳特·特纳(内特·派帕克饰)却从小就学会了阅读,他在弗吉尼亚的农村长大,成为了一名传教士,他跟自己的“主人”,从父亲手中继承了一座棉花种植园的塞缪尔·特纳(艾米·汉莫饰)关系大体上还是不错的。而当塞缪尔开始带着纳特到邻近的植物园给那里的奴隶布道时,纳特再也无法对他的同胞,那些非裔奴隶们所遭遇的无情虐待视而不见了。
他在精神和哲学方面都觉醒了,影片最后的转折事件是一个非常残暴并且有种族歧视的白人到访塞缪尔家,结果他强奸了塞缪尔的另一个奴隶的妻子。这件事的发生和祖母的离世使得纳特决心发动反抗斗争,开始秘密策划,召集其他奴隶们,计划去掠夺邻近的一个兵器仓库。这场反抗斗争仅仅持续了48小时左右,之后的几个月里,纳特一直在逃亡,发起斗争的这段情节是这部电影中最大胆的场面了,以极为野蛮方式释放了被压抑已久的愤怒,观众们看完这一段之后都深感震撼。
奴隶制可以说是美国的“原罪”,1863年,血腥的南北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半,亚伯拉罕·林肯总统终于宣布废除奴隶制,从那以后,种族和民族平等事件引发了激烈的反响,从教育到抚养等等各种个人问题纷纷被提出。靠着一股直率的力量,《一个国家的诞生》站在那些受到了非人压迫的奴隶们的视角展现了那些历史事件,并代替他们发声,试图以此来引发全国的讨论。然而,即使是对外国观众而言,这个故事也足以引起重视了——它提醒我们,只有通过了解别人的故事,对他人的不幸遭遇和功成名就都感同身受,才能抛却偏见和歧视。
“这部电影把纳特·特纳的道德之旅放在正中央,让你不得不直视一个不人道的社会系统是如何迫害那些深陷其中的人们的。”
“近期令人印象深刻的最自信的编剧和导演作品。”
各家媒体评论:
— Todd McCarthy,,《好莱坞报道》
首先,必须要说明一下,1999年内特·派帕克和另一位编剧Jean McGianni Celestin还是大学生的时候被指控犯下强奸案(派帕克脱罪了,Celestin被定罪,却又在服刑之前再次翻案),,这个幕后的纠纷事件绝对是悬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头顶的一把剑。这个麻烦事儿的一部分——至少对于那些熟悉这个案件的人来说——是他们在现实里犯下了强奸的行为,而却在电影里用这一情节作为推动男人们奋起反抗的原因。同样的,派帕克对强奸后果的具体呈现更多地是在表现男人们暴力的肢体反抗,而没有体现他们所受到的心理影响;而他们在现实中伤害的那名女性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心理治疗。不过,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负面反应只是人们对电影中一个因素的人道主义解读,是非常个人化的——并非所有人都会有这种反应,特别是那些外国观众。不过这件事的确使大家很难把艺术本身和创造艺术的人完全分隔开来对待。
《一个国家的诞生》海报
— Drew McWeeny,Hitfix网站
“作为一部电影,它时而迷人,时而又过于直率。但这绝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一个国家的诞生》先行版预告片
— Eric Kohn, IndieWIRE网站
《一个国家的诞生》并不是很适合安静欣赏的电影,但却是一部很重要的电影。它的主题会让有思想有感情的美国人产生共同的国家羞耻感。但是我们也都可以从这部电影里得到教训。
— Justin Gerber,Consequence of Sound网站
比起奥斯卡获奖影片《为奴十二年》,《一个国家的诞生》显得过于认真了,尽管在许多方面这部片子都非常具有艺术性,但是却缺乏统一的审美。派帕克和摄影师Elliot Davis给电影打造了一个非常棒的浅灰蓝色调,让人联想到过去的那个时代。但是偶尔出现的与灵魂有关的画面(在一个场景中,有天使降临了;一场梦里,玉米皮流血了)却显得很生硬。
影片剧照
※注意!下文含有剧透。※